喝喝茶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526|回复: 2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第三场【心织莲丝】《龙凤奇缘》 杂剧第三折——金鸡岭赴会寻钗(第三折完)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6-12-25 09:4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史若梅MM 于 2016-12-25 09:43 编辑

《龙凤奇缘》
杂剧
第三折

(旦策马科上,云)自母亲将身世道出,却知那失于田府之中的金钗与我有莫大牵联,只恨当时为保怀中金盒,不得以教那厮取去,日前闻听金鸡岭武林大会,料他必在,我这厢快马扬鞭,莫误了时日才好。

【南吕】【一枝花】
汗湮了白练裙,跑怠了桃花马。朱蹄扬玉川,鞭影荡风峡。无心观钓叟莲娃,只是那疏失的钗饰成牵挂,任凭这去路的驰奔忘倦乏。但则将大会熟寻,定须把小贼碎剐。

(驻马云)夙夜奔波,来至岭下,这便上山去。(唱)

【梁州第七】
观地势险绝恶煞。见喽啰礼谒周达。齐臻臻白刃腰间挎。嘈嘈的千般草莽,落落的百色狂侠。窘促的素发包巾,雍贵的云髻堆鸦。秀儒的行令听琶,爽豪的赌酒分瓜。这一众的五岳三山,这四厢的青砖琉瓦,这漫岭的喧闹纷杂。直扰得人心如乱麻。无奈何东间挤过西间访,又将南苑尽行罢,我自逡巡目不暇,呀,正遇着寻觅无处的小冤家。

【隔尾】
气腾腾满心嗔怒凝一霎,火燎燎迈步直前待探查,急煎煎追讨生擒这天杀。但将他缚拿,重重的笞罚。至不济枭首剥皮作千剐。

(急步上前科,云)兀那田府走狗,还我的金钗来。
(末惊愕介,云)呀,姑娘也来了,我正好生思念,未曾想在此遇见。
(旦云)啊呸!谁人要你思念,我来问你,那日夺我的金钗在何处,速速交还与我,如若不然,定教你这为虎作伥的恶贼不得善终。(拔剑科)
(末云)哎呀,姑娘冤死某家了,某与那田府确无半分关系。
(喽啰上,云)禀二当家,夺盟比武我金鸡岭好汉多半败下阵来,大当家请您速速登台。
(付末扮擂台司官上,云)有请夺命锤李虎与摩云剑段克邪,请二位速速登台。
(末云)某家知晓。姑娘,此际不便多言,只盼姑娘细想当日全身而退,是谁人断后相护。待某料理了眼前之事,金钗自当奉还。(急行登台科)
(旦云)这却奇了,闻听喽啰唤他二当家,这厮果真并非田府爪牙?此人提及那日相护,细回想却真真是无追兵,难道是我误会于他?(唱)

【骂玉郎】
我这厢原该劈脸相呵骂,则见他言稳重、礼撑达,投足举手识高下。轩昂有一身,尘俗无半掐,便教人滔天的怒火风云化。

【感皇恩】
只见他行止不类放浪狂花,容止并无半点矜夸。闲身如鹤儿涉沧波,纵身如鹞儿腾碧空,坠身如雁儿落平沙。衣衫济楚,本事熟滑。博个从人各结舌,满堂皆喝彩,合座尽褒嘉。

(末拱手科,云)各家好汉,段某这厢有礼了。(打斗科)(旦唱)

【采茶歌】
又见他剑诀拿,挽霜花,腾挪进退步参差。青鬓峰眉人俊雅,额腮轻汗面烘霞。

【牧羊关】
身形好比临风树,面貌堪如锦上花,但使人牵惹嗟呀。受用些妄念青眸,便肯教心猿意马。论真才我自觉精武艺,凭样貌我自忖赛吴娃。却怎地由鹿撞襟腑,竟无端任情萌蘖芽,

【煞】
我这厢由发端瞧至白罗袜,他那厢从正日鏖成五色霞。任遐思游长空辗转过云涯。(擂台司官云)摩云剑段克邪已连胜十二场,何人还欲挑战。(旦唱)惊梦闻声,却是浮云消煞。无奈满怀心事凭泼洒,抬眼望暮色氤氲拢幻纱,老树风鸦。

【黄钟尾】
细思量此身早被爷娘嫁,又怎得如意良辰并蒂花。只如今龙凤成擘钗,姻缘如掿沙,便休作念远思遐,至多是灵犀半分凭纵马。

2#
发表于 2016-12-25 10:30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我楼好像把你锁了,你写首新诗写首律就可以解锁了
3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12-25 10:35 | 只看该作者
吕鸿春DX 发表于 2016-12-25 10:30
我楼好像把你锁了,你写首新诗写首律就可以解锁了

啊,有这事?我用杂剧交差行不?
4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12-25 10:36 | 只看该作者
吕鸿春DX 发表于 2016-12-25 10:30
我楼好像把你锁了,你写首新诗写首律就可以解锁了

目前第四折计划的是十五支曲,时间紧任务重,要再去弄其他的,估计到散场都写不完
5#
发表于 2016-12-25 11:40 | 只看该作者
史若梅MM 发表于 2016-12-25 10:36
目前第四折计划的是十五支曲,时间紧任务重,要再去弄其他的,估计到散场都写不完

舞会规矩,不解锁不能嫁人娶媳妇的,先把锁解了吧
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12-25 11:55 | 只看该作者
吕鸿春DX 发表于 2016-12-25 11:40
舞会规矩,不解锁不能嫁人娶媳妇的,先把锁解了吧

诗酒萦心好放怀,惯经世态蔽雰霾。
隙风微坌时侵扰,大梦长歌自遣排。
铮骨见存凭斧刻,颐神坐忘历沙埋。
会当势促惊鸿处,无负清波照影来



这个是律
至于现代诗,很抱歉我没写过,也不知道该怎么写,我觉得找不到规则和标准说什么是好什么是坏,就贴个现代文吧。


诗词与生活


某天,我坐在咖啡馆里,听着小野丽莎的歌,悠闲地品着蓝山,隔着玻璃,看着外面熙熙攘攘,那里有卖炭翁,还有新安吏,更有小两口才结婚的,男人就要去当兵在那拥抱告别。但我不想写他们,只想听着小野丽莎写点我自己想写的东西,因为我的兴趣和关注点不在那上面。
这时候邻坐的朋友告诉我,你这叫小资,要割资本主义尾巴。你得走出门去,体验卖炭翁怎么烧炭的,再数数他口袋里有几个钱,够不够过冬,我说我自己够过冬了就行了,管不了也没有能力管别人那么多。那人便说那是没了解民间疾苦,没有深入生活。
我问为什么这么说,他说,因为诗词是服务于生活的,严重脱离自己这个时代或所处生活的,即使写出来也是垃圾。


对这个观点,我持保留意见,并说说我的看法。
古来搞诗词的人,固然有与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的现实派,致力于以诗词为工具,对所处社会及环境进行褒贬,也有忧国忧民的好作品,但很大一部分所创作的作品,与自己的生活基本没关系,但作品一样流芳百世。
我不知道“新帖绣罗襦,双双金鹧鸪”和一个终身落魄潦倒的温飞卿有啥关系,也不知道写“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”之前,苏轼先生是不是真跑天上去和嫦娥会了一遭得出的灵感,更不知道生于1655年的纳兰性德写出来的东西,为啥和600年前的晏几道如此相似,又受花间词及南唐后主的影响那么大,按照诗词应该服务生活的理论,他怎么也应该把盆底鞋、旗头之类的元素融入作品吧。


古来,便有咏史、咏人之作,所咏之人,多是几百年前,与自己生活隔着“小重山”那么远,所写的事,亦是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。
我曾记得我写过一首《解连环》,说阴丽华的,一苇首版还给作了个评,贴去某个论坛,有人居然问,写这个有啥意义,为什么要写。虽然我没回帖,但当时我很想问他,苏轼写小乔初嫁了,周公瑾羽扇纶巾,雄姿英发是为啥写,有啥意义,宋人写三国事,有谱没谱。



何况,还有宫词系列,顾况、张祜、薛逢……这些人都跑去找皇后妃子宫女们作了现场实地采访了?显然不可能,那深宫也不是他们可以随便去开恳谈会的。


因此,我得出一个结论,所谓诗词可以融入生活,但不是必须融入生活。而坚持强调后者方为正统的,完全是一番谬论。


诗词人,本就应富有想象的翅膀,就如花间词人写闺情,豪放词人写战争一样,前者不一定都跑女人闺阁里去体验”和泪拭严妆“,后者也未必经历过”五十弦翻塞外声“,至于你想不想得出来,那是你的事,而没有必要自己想不出来,而说人家的葡萄是酸的。


本人以词为主,没事也弄几篇作为消遣娱乐,词这种文体,到宋末基本已经无后继者了,纳兰几百年后,复词之先古,这几百年,社会在变,生活在变,人文也在便,而他以一己之追求,没有写光头长辫子,没有写花翎贝勒,咱们看看他写的什么。


闲愁总付醉来眠,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。——清朝的时候酒杯还称樽么?
信得羽衣传钿合,悔教罗袜葬倾城。——清朝的纺织工艺,大概已经是丝衣,锦衣了吧,穿羽衣么?
蜀弦秦柱不关情,尽日掩云屏。——蜀弦秦柱,怕已经不是他那时代的东西了吧。


他的作品,包括所用元素,全是古来的东西,从中看不出一点清朝的影子在里面,按有些人的说法,那是严重脱离了所生活的时代和所处的生活,都应该划入”垃圾“之列,那么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词还能传到现在。
纳兰,可以承袭数百年前之古意,而被视为正统,这还是过了数百年,为何今人之词作,凡是承袭古意的,都被划为”垃圾“呢?


再来看李清照,最出名的,”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",那是他的原创么?
韩偓在《秋千》一作中早就写过:秋千打困解罗裙,指点醍醐索一尊。见客入来和笑走,手搓梅子映中门。
韩偓和李清照一个唐,一个宋,差多少年?中间隔着五代十国那么远呢,而且后者一竿子支南宋去了。


我在诗校讲课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,易安只是将前人的场景进行了演化,在意境中加以提升,弄得更好了而已。所以韩偓的那首没出名,李清照的却出了名。所以嚼古人之蜡,未必无建树,袭古人之文,未必炒剩饭。现在在大谈诗词创新的那些人,应当思考一下,是否先能如易安那般,把古人的蜡嚼透,嚼好,有这水平了,创出来的东西,也才有价值,否则底子不稳,即使是勉强去创,弄出来的也是鸡肋。


本人此生,以未能为周邦彦斟茶,无缘找苏东坡下棋为憾事,但并不妨碍我去研究他们并无限制地接近他们。
如我们这种业余爱好者,终其一生,也达不到纳兰性德那种复六百年唐人之古风的高度,但至少,我们得向这个方向去努力,而不是没学走就学跑。
所谓创新,谁也不拦着,所谓源于生活,各人自有各人的生活。
我昨晚梦见和柳三变一起看“杨柳岸晓风残月”了,你还不准我写一写啊?难道还拦着我和美成一起去教坊听了一曲因而填了首词?
所谓的迎合时代,切入生活,可以不?当然是可以的。那是作者自己的自由,我们管不着。


坛子里都是熟读诗词的朋友,我们反过来看一看,古来传下的词,有多少是哭着喊着当今社会如何如何的?
咱们去数一数,是凸显人性、共性的多,还是凸显时事新闻的多?
我虽然读得还不够多,但在有限的阅读中,见了不少的离愁、闺怨、抒怀、豪情、惆怅、咏古、咏人……却少见今天金兵又占了哪个郡,明天天朝又执行了个什么好政策,后天又出了个大明星说要不停生孩子之类的作品。不敢说绝对没有,但有,也是极少数。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我认为人性,始终是永恒的主题,共性,始终是不变的话题。而时事,只是阶段性的主题,太有时代感的东西,是传不下来的。


有人批判姜夔,说他的扬州慢,说到金兵“自胡马窥江去后……”,表现了一种淡漠,因此这词境界不高。好吧,就算境界不高,那也不碍着人流传千古,真是写到个“人神共愤”的地步,反倒流传不下来了。即使人淡漠,也是人的自由,你还不准人淡漠还是怎么着?


话说回来,那些批判所谓诗词不切生活的朋友们,你没这想象力,那是你的事,若你写教坊,写秦楼,写闺怨,写离愁,甚至写逍遥游,写你所贬的那种“浮华奢靡”,能写得比我好而不浮华奢靡,那么我向你学习,除此之外,别无他法。


7#
发表于 2016-12-25 21:32 | 只看该作者
姐姐,好漂亮!
8#
发表于 2016-12-25 21:32 | 只看该作者
写这么多,椽笔磨破了没?
9#
发表于 2016-12-25 21:33 | 只看该作者
姐姐,给杯咖啡呗!
10#
发表于 2016-12-25 21:33 | 只看该作者
李天敖DX 发表于 2016-12-25 21:32
写这么多,椽笔磨破了没?


11#
发表于 2016-12-25 21:33 | 只看该作者
12#
发表于 2016-12-25 21:33 | 只看该作者
13#
发表于 2016-12-25 21:34 | 只看该作者
这一出戏,我让我想起张五可与李月娥互夸。
14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12-26 09:18 | 只看该作者
李天敖DX 发表于 2016-12-25 21:33
姐姐,给杯咖啡呗!

咱们俩一人一杯
15#
发表于 2016-12-26 09:20 | 只看该作者
好壮观!
1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12-26 09:20 | 只看该作者
狄仁杰DX 发表于 2016-12-25 21:34
这一出戏,我让我想起张五可与李月娥互夸。

挺有联想力啊,花为媒都被你想到了,谢谢捧场哈
17#
发表于 2016-12-26 09:26 | 只看该作者
看戏听曲
18#
发表于 2016-12-26 09:27 | 只看该作者
史若梅MM 发表于 2016-12-25 11:55
诗酒萦心好放怀,惯经世态蔽雰霾。
隙风微坌时侵扰,大梦长歌自遣排。
铮骨见存凭斧刻,颐神坐忘历沙埋 ...

有深度,赞
19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12-26 10:04 | 只看该作者

记者辛苦啦,早上好
20#
发表于 2016-12-26 15:02 | 只看该作者
厉害啦,我的姐。好看
21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12-26 18:30 | 只看该作者
宇文虹霓MM 发表于 2016-12-26 15:02
厉害啦,我的姐。好看

妹妹晚上好,是女侠还是闺秀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喝喝茶论坛

GMT+8, 2024-6-13 14:43 , Processed in 0.049186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